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

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 : 2025-06-27 浏览量:次 分享到:

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潘玲玲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工作,立足中职学生实际与专业特点,深耕课堂、锐意创新、精诚协作,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服务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 深耕细作,夯实基础:新诗改罢自长吟

聚焦课堂主阵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共组织3高质量集体备课活动,聚焦单元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优化,共享教学资源,提升备课效率与深度。加强对教案撰写、作业批改、课堂管理等环节的检查与反馈,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在开学初,在全组开展互听互评开学第一课活动学期中语文组成功开出了5节校级公开课潘高洁老师的《赤壁赋第一课时,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高三老师三位任课教师开出三节议论文写作指导课,其他组员参听课评课进一步探讨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策略。听课评课活动热烈深入促进了教学相长。

强化基础能力训练: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持续狠抓字词句篇、阅读理解、写作等基础能力。这学期在高一段开展深入阅读制作阅读书签比赛在高一、二段同时开展现场作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语文学习氛围。另外语文组还积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注重基础性与梯度结合。

二、 锐意探索,融合创新:欲上青天揽明月

深化教研主题研究:围绕本学期设定的核心教研主题“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养渗透的路径探索”,开展了系列专题学习、案例研讨和教学实践。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理论文献,分享了在文言文教学、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环节融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的典型案例,初步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

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鼓励教师积极运用智慧教学工具如:希沃平台,AI辅助写作软件等)辅助教学。部分教师尝试利用数字资源库、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教学情境,提升课堂互动性与吸引力。语文组还专门组织了一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或经验交流会。

探索服务专业发展新路径: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度。为电商专业强化“产品文案写作”训练,针对数媒专业学生强调提升“文字构图”能力。努力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尝试开发或整合更具专业特色的语文补充学习资料。

三、 精诚协作,共育成长:雏凤清于老凤声

优化团队建设,凝聚合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教研组氛围。坚持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讨与交流,老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备课、上课、教研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悉心指导。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在各项教学比赛、活动筹备中展现出高度的协作精神。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4市级教研活动专题培训,及时了解教改前沿动态叶艳老师在市学测考纲研讨活动中作《固本开新,重塑教学生态——关于中职学测守与拓的几点思考》讲座组内老师还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叶艳参与《中职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学法指南》的编写,吴淑玲老师参与《中职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语文组教师积极参加赛,收获颇丰。周欣霖执笔的省课题《精准教学视域下中职高三语文错题集设计与试用的实践研究》结题,周欣霖主持,苏忠仙、叶艳参与的《为“树人+塑匠”奠基:中职学生生活教育PBL“统整课程”的实践研究》获温州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已经被推到省赛。语文组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鼓励撰写教学论文或案例。

关注学生素养提升:教研活动始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落脚点。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学生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变化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语文竞赛,本学期共有62人次在校级比赛中获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自信心。由吴淑玲、叶艳、潘高洁三位老师指导的三位学生被推荐到市里参加“梦想杯”比赛,其中吴淑玲老师指导的《云算罅隙处,人间煦意生》被推荐到省赛。

回首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全体同仁以“新诗改罢自长吟”的匠心打磨常规,以“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锐气探索创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期冀携手共进。我们深知,中职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在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专业融合的精准度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展望新学期,我们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紧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与学生成长需求,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为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语文组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